加强国有资产管理,堵塞管理漏洞,确保资产保值增值……近年来,浙江省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,积极探索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融合,摸索出一条平台群策群力、资产互联互用、资源共享共用的新路子,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从实现实时、完整、准确掌握市级单位资产动态、加强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,综合考虑系统的可操作性,管理局开发启用了台州市市级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平台(公物仓),推广共享共用理念,成为浙江省首家规范化开展国有资产共享共用的部门。
平台涵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租赁、保管、调配、出借、报损、拍卖等,实现了资产在各市级单位、部门间调剂使用,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。登录平台可查看资产的图像、尺寸、新旧程度等基本情况,使用单位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并申请调剂使用;通过平台将资产接收和调剂时间从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到5个和3个工作日,实现机关资产处置业务办理“零跑次”。
为推广使用平台,规范平台运行,管理局联合市财政局制定《台州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》《台州市市级单位公物仓管理规定》等,规范明确了平台资产的种类来源、管理和使用机制、处置流程,从政策层面明确市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公物仓的监管下有序运转。
通过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,把好平台公物仓资产的入口关、流通关、处置关,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。
在入口关确定公物仓物资的种类和来源。公物仓物资主要是指由财政性资金购置、调拨和接受捐赠,用于保障市级单位公务活动、暂未使用或阶段性使用后闲置的通用类办公物资,包括办公设备类、办公家具类、电器类及其他适合纳入公物仓管理的物资。来源主要包括使用财政性专项资金一次性安排的全市大型活动、重要会议等所购置的办公物资,决定撤销的临时性工作机构的办公物资,机构改革撤销、调整合并后剩余的办公物资,其他可供集中保管、统一调配使用的办公物资。
在流通关做好公物仓物资的管理和使用。公物仓物资管理实行专库存放、专人保管、专户管理,做到账实相符,全部库存物资纳入资产共享共用信息平台。市级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和工作需要,在平台提出使用公物仓物资的申请,办理本单位借用、租用、归还公物仓物资的报批手续,负责本单位使用物资的日常维护和保养,确保物资在使用期间的安全完整,按规定及时归还公物仓物资。使用财政性专项资金开展的大型活动、重要会议以及临时机构等所需办公物资,首先应由公物仓予以保障,不足部分由管理局根据实际,通过租赁等方式予以保障。市级部门因临时性工作需要不能内部调剂解决的办公物资,可从公物仓借用。
把好公物仓国有资产的处置关。管理局负责公物仓国有资产的处置工作,具体流程按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相关规定执行,处置方式包括捐赠、转让、置换、报损、报废等。明确公物仓国有资产处置的基本范围:盘亏物资和报损物资、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物资;按照规定达到使用年限且不能正常使用的物资;无维修价值或不能安全有效使用的物资;不易存储或可能长期闲置的物资;达不到环保节能要求的物资;其他需要处置的物资。
2019年5月,台州市市级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平台(公物仓)上线后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截至目前,共开设平台账户254个,接收资产373批次,处置资产360批次(其中不动产5宗),捐赠资产13批次,组织专场拍卖45场次,资产处置收益近2亿元。筛选出一批仍具有使用价值的资产,建立了10个拟拍卖资产仓库、3个可调剂资产仓库,录入平台信息8700条。收储办公家具、家电、电脑、专用设备等4大类共计347件资产。调剂给市级部门28批次资产,节约财政资金400余万元。
目前,平台已完成一期、二期的开发使用,三期准备将处级干部周转房管理纳入系统,依托台州智慧后勤App数据接入本平台进行互联网管理,对周转房进行集约数字化管理,不断拓宽平台系统功能、提高资产流通使用率、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。
下一步,管理局将加强与市财政局、公共资源中心有关部门的协调,推进“资产云”“政采云”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”等平台数据的互通对接以及资产处置系统的协同共享,让国有资产登记入账、购置、处置、变更更简便高效。建立健全平台运行的各项制度,进一步发挥平台的调配功能,做到应调尽调,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。加强数据动态管理,及时变更资产信息,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撑。